
导语: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致敬继往开来的峥嵘岁月,重温波澜壮阔的革命历史,新农村电影精心挑选了百部优秀国产影片。特别策划了专题“红色记忆中的感人瞬间”。在这一专题中,新农村电影将带您回顾100部影片中100个跨越时空、永恒难忘的瞬间。那些让我们热泪盈眶的影像画面,串联起一幕幕红色记忆,在历史的长河中经久不衰,在我们的生命中永远难忘。图片
《南征北战》
“我们今天大踏步地后退,就是为了明天大踏步地前进,而胜利终究是属于我们的”这句经典的台词相信大家都不会陌生,它出自新中国第一部军事题材影片《南征北战》。
这部1952年公映的军事题材电影是新中国电影史上第一部大制作、大场面、大投入、大导演的电影,该片由成荫、汤晓丹联合指导,陈戈、冯喆、汤化达等主演。该片以其火红的气势、众多的人物群像在新中国电影史上留下了浓重的一笔,影响了整整几代中国人,被列为“老三战”即《南征北战》《地雷战》《地道战》当中的扛鼎之作。
1951年春,当时的电影指导委员会中央电影局及上海电影制片厂,决定拍摄一部反映军事思想的战争电影,作为1952年第二十个建军节的献礼影片。当时正值全国文艺整风运动,各大电影厂原定要拍摄的故事片全部停拍,这部《南征北战》成为当年唯一的准拍影片。因为当年只有《南征北战》一部电影核准拍摄,所以上影厂能够调集当时国内众多的演员参加拍摄,包括其他几大电影厂的优秀演员。其中有扮演解放军师长的陈戈,扮演解放军营长的冯喆,饰演女游击队长的张瑞芳,扮演国民党军长的项堃,扮演国民党军参谋长的白穆等等。此外,大家熟知的仲星火扮演了一个台词不多的机枪手,著名演员孙道临扮演一名没有具名的解放军干部。

《南征北战》再现了1947年冬天,人民解放军在华东战场上对向山东解放区进犯的国民党军队实施的歼灭战。电影拍摄时,距离战争结束才4年,当年的战场、参战的战士、使用的兵器都还在,同时影片拍摄得到了部队的鼎力支持,当时的华东军区抽调了一个师的部队参加实拍,参加拍摄的部队包括了步兵、骑兵、装甲兵、汽车兵、工兵、炮兵等多兵种,规模达数千人。

当年,华东野战军的司令员是陈毅同志,副司令员是粟裕同志。两位司令员都非常关注《南征北战》的创作,陈毅全程指导过剧本的写作,还亲自为剧组人员讲述当年战场上的细节;粟裕也专门把本片的两位导演请到北京,向他们详细讲解了当年华东战场上的军政态势及战斗细节。
为此,《南征北战》在把握战争场面的气势、战役的规模和表现战略决策及军事思想等方面,都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成为了一部红色经典影片。

来源:新农村电影